首页 资讯 正文

安徽池州市劳模先进事迹宣讲活动走进校园

体育正文 261 0

安徽池州市劳模先进事迹宣讲活动走进校园

安徽池州市劳模先进事迹宣讲活动走进校园

《三明市2025年高中阶段学校招生(zhāoshēng)录取办法》 三明市2025年高中(gāozhōng)阶段学校招生录取办法 根据教育部(jiàoyùbù)等(děng)三部门《关于实施新时代(shídài)基础教育扩优提质行动计划的意见》(教基〔2023〕4号)、福建省教育厅等七部门《关于印发<“十四五”县域普通高中发展提升行动方案>的通知》(闽教基〔2022〕43号)和教育部、福建省教育厅关于做好中等职业学校招生工作(gōngzuò)、中职本科“3+4”贯通培养试点工作、五年制(wǔniánzhì)高职(gāozhí)招生工作等文件精神,结合三明实际,制定本录取办法。 一、招生录取的原则和依据(yījù) 综合评价、关注特长、公平公开、尊重(zūnzhòng)志愿、择优录取。 1.考试总分(fēn)(zǒngfēn)。中招总分满分为800分。其中语文、数学、英语三科按(àn)卷面(juànmiàn)原始分,体育与健康按“笔试+测试”得分,物理按卷面原始分的90%,化学(huàxué)按卷面原始分的60%,道德与法治、历史各按卷面原始分的50%,生物(shēngwù)、地理各按卷面原始分的30%计入中招总分。物理、化学、道德与法治、历史、生物、地理和体育与健康等(děng)7科折算后取小数点后2位,所有科目累加后按“四舍五入”原则取整数。 2.等级(děngjí)总分。等级总分满分为(wèi)80分。物理、化学、道德与法治(fǎzhì)、历史、地理、生物、体育与健康和艺术(音乐、美术)等8科按《三明市2025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办法》规定(guīdìng)折算,8科折算分累加为等级总分。 3.考查(kǎochá)成绩。物理、化学(huàxué)、生物实验操作,英语口语,信息技术等考查科目成绩。省三级及以上达标高中学校录取的(de)考生,各考查科目必须全部合格。 4.政策性加分或减分。符合规定条件的考生在(zài)考试(kǎoshì)总分中加分或减分后参加普通高中录取。 5.综合素质评价结果。全面使用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结果,严禁单独(dāndú)以学业成绩作为(zuòwéi)唯一录取标准。省三级及以上达标高中学校录取的考生,综合素质评价等级(děngjí)必须达良(含良)以上。 1.初中毕业生(bìyèshēng)综合素质与学业学习情况评定报告单,社会考生应由居委会(或村委会)提供有关(yǒuguān)品德方面的证明; 2.国家(guójiā)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登记卡; 3.初中毕业生报考(bàokǎo)登记表; 4.可享受政策性(zhèngcèxìng)照顾的有关证明。 二、普通高中学校招生录取顺序(shùnxù)和类别 按自主招生(zhāoshēng)、中美课程班、统招生、定向生和(hé)综合高中班五类依次进行。 (一)自主(zìzhǔ)招生录取办法 为有序扩大优质普通高中招生规模,促进普通高中优质特色发展(fāzhǎn),2025年面向市域自主招生的学校、计划数和招收类型(lèixíng)如下: 面向高中学校所在县域(xiànyù)自主招生的学校、计划数和招收类型如下: 各自主(zìzhǔ)招生(zhāoshēng)(zhāoshēng)学校负责制定本校自主招生考试(测试)和录取办法,面向市域招生的(de)学校报市教育局、面向县域招生的学校报县(市、区)教育局审核同意后,向社会发布(fābù)。自主招生考试(测试)时间安排在全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后,由招生学校按照相关(xiāngguān)要求组织,按公开发布的录取办法招生录取。考试(测试)和招生录取须在纪检和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监督下进行。 (二)中美课程班招生录取(lùqǔ)办法 按(àn)照省教育厅有关文件精神(wénjiànjīngshén),2025年三明二中中美(měi)课程班计划招生(zhāoshēng)数为100人,沙县一中中美课程班计划招生数为60人。招生录取办法由学校负责制定,报市教育局审核同意后(hòu),向社会发布。招生实施在中考成绩发布后,按管理归属分别由市中招办、沙县区中招办按报名考生的中考成绩,从高到低择优录取。 自主招生和中美班招生须在中招志愿填报(tiánbào)前完成。报考考生只能选报一所学校、一个项目,不得兼报。被录取(lùqǔ)的考生不得再(zài)参加(cānjiā)其他学校的录取;未被录取的考生,可回原学校参加其他批次志愿填报、录取。 (三(sān))统招生录取办法 1.确定入围考生。按各(gè)高中学校招生数的(de)1:1.6划定物理、化学、道德与法治、历史、地理、生物、体育与健康、艺术(音乐、美术)等八个学科(xuékē)的入围等级总分。 2.平行(píngxíng)志愿。全市中招同一批次内不设级差,按平行志愿模式投档(tóudàng)。 3.择优录取。根据各普通高中学校招生数,按入围考生的投档(tóudàng)总分(含政策性加分或减分)从高到(gāodào)低择优录取。 4.同分录取(lùqǔ)。统招生(tǒngzhāoshēng)录取时,若最后一名同分,按(àn)数学成绩(chéngjì)从高到低顺序录取;若数学成绩仍同分,按语文成绩从高到低顺序录取;若语文成绩仍同分,再按英语成绩从高到低顺序录取;若语文、数学、英语三科成绩均同分,则一并录取。 5.招生区域。推动各普通高中实现(shíxiàn)属地招生,民办高中生源不足的,由市中招办在辖区内适当统筹调剂安排招生。其余普通高中学校(xuéxiào)按报考时确认(quèrèn)的初中学校学籍招收本辖区内参加中考的毕业生。 三明一中按原三元辖区、三明二中按原梅列辖区招生。华东师大附属三明中学高中部(zhōngbù)(全寄宿制(jìsùzhì))面向三元、沙县(shāxiàn)两区(liǎngqū)招生。三明九中、沙县金沙高级中学、沙县五中等三所高中学校继续面向三元区、沙县区实施同城化(tóngchénghuà)招生,其中沙县五中2025年面向三元区仅提供50个寄宿名额(名额按中考分数从高到低排序依次安排)。 (四)定向生录取办法(bànfǎ) 1.比例分配。根据省教育厅相关文件精神,2025年各县(市、区)“定向生”指标由当地教育主管部门将优质高中招生指标的70%分配到辖区内初中校,并(bìng)向农村(nóngcūn)学校倾斜。其中三明(sānmíng)一中面向三元区南部(nánbù)招收“定向生”数为634名(míng),三明二中(èrzhōng)面向三元区北部招收“定向生”数为602名,三明九中面向三元区南部、北部各招收“定向生”数为50名、70名,具体由三元区教育局按辖区内初中学校毕业生数分配。其余各县(市、区)“定向生”指标分配情况应(yīng)于每年5月底前报市教育中教科备案(bèiàn)。 2.资格(zīgé)认定(rèndìng)。享有(xiǎngyǒu)“定向生”资格的(de)考生必须是在报考学校(xuéxiào)读满3年且具有报考学校学籍的应届初中毕业生,或符合教育行政部门有关规定转学的应届初中毕业生。“定向生”资格由各县(市、区)教育局学籍管理部门负责认定。原三元南、北片区跨区就读考生不享有“定向生”资格。 3.控制分值。三明一中、三明二中和三明九中招收城区初中(chūzhōng)、农村(nóngcūn)初中“定向生”在统招生最低录取(lùqǔ)分数线分别下降60分、70分(含)录取。其余各县(市、区)优质普通高中招收城区初中、农村初中“定向生”参照执行;如确有必要,可由属地(shǔdì)招委会根据县域实际适当调整(tiáozhěng)(tiáozhěng)下降分数,但调整幅度不超过10分(含),调整后的“定向生”下降分数须在中招录取前报市教育备案。 4.招生(zhāoshēng)办法。若“定向生”招生指标未完成(wánchéng),则调整为统招生指标,在愿意调剂的考生中按(àn)投档分从高到低择优补充录取。其中三元区南部、三元区北部(běibù)未完成指标调整为三元区统招生指标,投档顺序依次为三明二中、三明一中、三明九中。 5.同分同录。定向生录取时,若最后(zuìhòu)一名同分,则一并录取。 (五(wǔ))综合高中班录取办法 根据《福建省教育厅关于推进综合高中班试点工作的通知》精神,各综合高中班招生(zhāoshēng)政策(zhèngcè)由举办(jǔbàn)试点班的县(市)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按(àn)当地实际制定,招生纳入市招生录取平台统一管理,按考生志愿从高分到低分择优录取。 三、中等职业学校(含五年制高职)招生(zhāoshēng)录取办法 中考(zhōngkǎo)成绩是中职(zhōngzhí)本科“3+4”、中职“培优班”、五年制高职教育、三年制中职教育录取(lùqǔ)的主要依据(yījù),学生综合素质的评定结果是参考依据。各地各校按照“学校负责、招生机构监督”的原则,实施新生录取工作。 1.成立招生工作(gōngzuò)机构。我市中职本科“3+4”贯通培养试点项目(以下简称中职本科“3+4”)、中职“培优班”、五年制高职教育和(hé)中等职业学校(含技工院校,下同(xiàtóng))招生录取工作由三明市中招办统一领导,下设工作组,负责招生录取具体实施工作。坚持科学民主决策和“谁(shuí)(shuí)主管、谁负责”原则,录取工作中遇到重大问题(wèntí)须集体研究决定。 2.实行(shíxíng)同一系统报名。我市中职本科“3+4”、中职“培优班(bān)”、五年制高职教育和中等职业学校招生报名与全市(quánshì)中考中招采用同一个系统,和普通高中同一时间(tóngyīshíjiān)填报志愿,普通高中录取结束后,组织职业院校招生录取。 3.实行(shíxíng)分批招生录取。高职教育(jiàoyù)和中等职业教育招生共设中职本科“3+4”、中职“培优(péiyōu)班”、五年制高职教育、三年制中职教育四个录取批次。各批次招生录取名额根据省教育厅下达我市的2025年中职本科“3+4”、五年制高职教育、省属中等职业学校面向三明招生计划数和我市下达各县(市、区)、各市直属(zhíshǔ)学校的招生计划数实施。录取工作实行计算机网络系统(xìtǒng)统一录取管理模式,由招生院校登录三明市(sānmíngshì)中考中招信息系统进行(jìnxíng)录检、预录取。院校确定录取名单后,从系统打印录取花名册(huāmíngcè)并在规定时间内到三明市中招办办理(bànlǐ)录取审批手续。 4.实行录取结果公布。中职本科“3+4”、中职“培优班”、五年制(wǔniánzhì)高职教育、三年制(sānniánzhì)中职教育应按照招生录取规则进行录取。招生院校应及时向考生及家长公布录取结果,并负责对已投档但未(wèi)被录取考生的解释以及遗留问题的处理(chǔlǐ)。 (二)招生(zhāoshēng)录取批次及办法 1.第一批次(cì):中职本科“3+4 根据省(shěng)教育厅2025年中职本科“3+4”贯通培养试点工作的(de)(de)相关通知精神,通过中考招生录取部分优秀应届初中(chūzhōng)毕业(bìyè)生(录取分数不低于当地普高最低控制线),进入试点中职学校(xuéxiào)相关专业(zhuānyè)学习3年后,经转段(jīngzhuǎnduàn)考核合格(考核形式包括过程性考核和转段考试),转入对口的试点本科院校学习4年。前三年由(yóu)中职学校注册中职学籍,学生(xuéshēng)享受中职教育免学费和助学金等资助政策;转段后四年由本科院校注册本科学籍,执行本科院校收费标准,学生享受高校本科生同等待遇。学生在学期间(qījiān)不得转学和转专业。学生因个人原因提出转专业、转学或其他学籍变动,一律视为自动放弃“3+4”试点项目资格,退出试点项目。学生完成中职阶段学习,转段考核合格,颁发中职毕业证书;完成本科阶段学习,符合毕业和学位授予条件(tiáojiàn),颁发本科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如学生未通过转段升学,则作为普通中职学生对待(duìdài),符合毕业条件的颁发中职毕业证书,符合考试报名条件(bàomíngtiáojiàn)的可参加高职分类考试或普通高考。 (1)招生对象。参加2025年三明市(sānmíngshì)中考的应届初中毕业生(不含国际学生(xuéshēng))、综合素质等级评定为C级及以上等级、中考投档总分不低于当地普高(pǔgāo)最低控制线。 (2)投档录取办法。根据考生志愿,实行“平行志愿”,中考成绩从高分(gāofēn)到低分(dīfēn),1:1一次性投档择优录取。 (3)录取信息(xìnxī)公布。各中职本科(běnkē)“3+4”职业院校录取结果将于7月(yuè)30日前在三明市教育局门户网站(http://smjy.sm.gov.cn/) 专栏中公布。 2.第二批(dìèrpī)次:“培优班” (1)招生对象(duìxiàng)。我市应届初中毕业生,且需参加2025年中考。 (2)最低(zuìdī)录取控制线及实施办法。举办中职(zhōngzhí)“培优班”的中职学校(xuéxiào)(包括省(shěng)、市、县属中职学校)面向(miànxiàng)全市招生。最低录取控制分(fēn)数线原则上不低于各县(市、区)公办达标普通高中(pǔtōnggāozhōng)录取控制分数线下20分(含报考职业院校政策照顾分)。举办中职“培优班”的中职学校(包括省、市、县属中职学校)应征得学校所在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的同意,制定中职“培优班”办班方案,并报市教育局备案。 (3)录取办法。中等职业学校“培优班”录取实行平行志愿投档,依据(yījù)考生(kǎoshēng)志愿、中考成绩从高分到低分,1:1一次性投档择优录取,剩余招生计划(jìhuà)不再补录。 3.第三批(dìsānpī)次:五年制高职教育 (1)招生(zhāoshēng)对象。根据《福建省教育厅关于印发(yìnfā)<福建省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管理办法(试行(shìxíng))>的通知》(闽教职成〔2017〕19号)规定,五年制高职教育招生对象为:我市应届初中毕业生,且(qiě)需参加2025年中考。 (2)一般专业最低录取控制(kòngzhì)线(kòngzhìxiàn)。根据《福建省教育厅关于印发<福建省五年制(wǔniánzhì)高等职业教育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闽教职成〔2017〕19号(hào))规定,五年制高职教育最低录取控制线原则上不低于本设区市(shì)普通高中(含民办)录取控制分数线下60分(含报考职业院校政策照顾分)。 (3)艺术、体育等特殊(tèshū)专业最低录取控制线。根据《福建省教育厅关于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艺术体育等特殊专业领域招生录取最低控制线的(de)通知》(闽教职成〔2017〕48号(hào))规定,以及我市产业需求,艺术、体育专业和装备制造(zhìzào)类、农林牧渔(nónglínmùyú)类、轻工(qīnggōng)纺织类、化工新材料类特殊领域专业招生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原则上不低于本设区市普通高中(含民办)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的60%(含报考职业院校政策照顾分),若(ruò)未完成招生计划的,可适当再降分处理。 (4)录取办法。五年制高职教育录取实行平行志愿(zhìyuàn)投档,在达到五年制高职教育最低控制线以上且未被普通高中和中职“培优班”录取的应届初中毕业生(bìyèshēng)中,依据填报志愿按中考成绩从(cóng)高分到低分(dīfēn)投档,方案如下: 第一轮投档:需面试、体检的院校、专业(zhuānyè),按考生报考的志愿专业、学校(xuéxiào)(xuéxiào)1:1投档,根据招生计划从高分到低分择优录取(lùqǔ)。录取总分(zǒngfēn)由面试成绩和中考分数构成,面试成绩占总分的比例,由招生学校确定并正式函告中招办(提醒:考生要提前参加录取学校组织的面试,面试合格后,再确定录取总分)。 第二轮(dìèrlún)投档(tóudàng):不需面试、体检的院校、专业,按考生报考的志愿专业、学校1:1投档,根据招生计划从高分到低分择优录取。 征求(zhēngqiú)志愿投档:经第一轮(dìyīlún)和第二轮录取后,有剩余招生计划再实施网上征求补报志愿、补录取投档。根据(gēnjù)考生补报志愿的(de)学校、专业,按1:1投档,从高分到低分择优录取。投档对象为未被第一轮和第二轮录取的初中应届毕业考生。 4.第四批次(pīcì):三年制中职教育 (1)招生对象。三年制中等职业(zhōngděngzhíyè)教育分(fēn)全日制教育和非全日制教育。 全日制中等职业教育招生对象为:参加(cānjiā)我市2025年(nián)初中毕业升学考试的考生。 非全日制中等职业教育招生对象(duìxiàng)为:往届初高中毕业未升学学生(未参加我市2025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shēngxuékǎoshì)),以及具有(jùyǒu)初中毕业或同等学力的城乡劳动者、退役军人、退役运动员、下岗职工、返乡农民工等人员。本类对象只可在网上(2025年三明市中考中招信息系统)招生结束(jiéshù)后,参加由市(yóushì)教育局审核批准,且有非全日制招生资质和(hé)招生计划的中等职业学校自主补录。 (2)录取办法。参加2025年(nián)中考(zhōngkǎo)的考生在中考中招信息系统中实行平行志愿投档录取。依照(yīzhào)按考生报考的志愿专业和学校,一次性1:1投档,根据招生计划数从高分到低分择优录取。首次录取结束后,针对参加2025年中考且(qiě)未被招生录取的考生,实施网上征求补报志愿、补录取。已被系统录取的考生不退录(tuìlù)、不再补录。 (3)供需补录。供需补录对象为以下(yǐxià)两类:一是参加我市2025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在网上招生阶段未被任何学校录取的考生。二是在网上招生阶段被录取,未按(àn)录取学校要求和规定日期报到,逾期两周,被视为放弃(fàngqì)入学资格的学生。该类学生不可参加其他(qítā)学校的补录,由此空缺的学位可用于学校补录符合条件(fúhétiáojiàn)的对象。 供需(gōngxū)补录要求在网上招生结束后,学校必须有剩余计划数,用于补录分数不低于网上录取该专业(zhuānyè)最低分数的考生。 供需补录方法为网上(2025年三明市(sānmíngshì)中考中招信息(xìnxī)系统)招生结束(jiéshù)后,由市教育局在官网公布中等职业学校三年制中职教育剩余计划数,考生自行对接有剩余计划数的学校报名,学校对补录考生条件进行审核,拟(nǐ)补录名单经(jīng)校务会集体研究通过(tōngguò),并报经主管部门同意后,报市教育局审批,市教育局将录取学生信息录入2025年三明市中考中招信息系统。 (三)录取有关注意事项(zhùyìshìxiàng) 1.五年制高职(gāozhí)教育录取注意事项 (1)五年制高职教育招生院校(yuànxiào)代表须持招生院校介绍信在规定的时间到录取点报到或网上报到,并参加(cānjiā)招生录取工作。若没有进行(jìnxíng)线下集中招生录取工作,各院校需(xū)及时与市中招办联系人取得联系,对接好互联网招生录取流程及招生相关工作。 (2)招生院校要按照规定(guīdìng)程序按时完成下载考生电子档案(dàngàn)、阅档、审核、预录、退档等各环节,保证考生电子档案的正常流转和(hé)录取工作的顺利进行。 (3)招生(zhāoshēng)院校经与考生联系,确认(quèrèn)考生放弃录取,需要考生和家长共同签署放弃录取承诺书,由招生学校报三明市中招办备案,考生一旦确认放弃录取,将不再(bùzài)参与(cānyù)五年制高职教育(jiàoyù)批次投档录取。对已确定录取的考生名单,要先到审批组审核签字后,再到投档组打印录取花名册。考生一旦被招生院校录取形成花名册,不再办理退录取。 (4)对超过时间(shíjiān)未按要求完成相关环节工作(gōngzuò)的招生院校,以及无故拒绝联系或故意拖延时间的院校,三明市中招办可根据(gēnjù)考生的电子档案,按该校计划数及录取规则办理录取。 2.中等职业(zhōngděngzhíyè)教育录取注意事项 招生院校在(zài)(zài)录取前,向三明市(sānmíngshì)中招办领取中考中招系统(xìtǒng)账号和密码,在规定录取时间内登录系统进行录检(lùjiǎn)。招生院校确定录取名单后,从系统打印录取花名册并在规定时间内到三明市中招办办理录取审批手续。如招生院校未在规定时间内与三明市中招办联系并登录系统进行录检,三明市中招办将按招生录取规定予以录取。 (一)第一类为普通高中(pǔtōnggāozhōng)(含(hán)综合高中班(gāozhōngbān))志愿。设七栏志愿,考生可填报招生区域达标高中1—4所(志愿栏后请根据意愿勾选是否同意调剂),同时可填报所在地(suǒzàidì)综合高中班、一般高中和民办(mínbàn)高中1—3所,其中华东师范大学附属三明中学(高中部)2025年仅(niánjǐn)招收第一志愿考生。三明北附实验学校的初中毕业生可以填报户籍所在地普通高中,但不享有“定向生”资格。 (二)第二类中职本科“3+4”志愿。可填报3个学校(xuéxiào)志愿。 (三)第三类为三年制(sānniánzhì)中职“培优班”志愿。可填报3个学校志愿。 (四)第四类为五年制高职(gāozhí)教育(含需面试院校(yuànxiào))志愿。可填报10个专业学校志愿。 (五)第五类(dìwǔlèi)为三年制中等职业(zhōngděngzhíyè)学校其他类型招生志愿。可填报10个专业学校志愿。 全市普通高中、中职本科“3+4”、三年制中职“培优班”、五年制高职和三年制中职教育的考试报名、志愿填报和招生录取(lùqǔ)在同一平台进行。所有志愿安排(ānpái)在同一时间填报,普通高中录取结束后(hòu),再组织职业院校录取。志愿填报时间安排在中考成绩发布之后,具体时间另行通知,系统关闭后,不再安排补报。考生的用户名、密码(mìmǎ)及填报的志愿属于个人信息,志愿填报要(yào)充分尊重考生个人意愿,学校、教师不得代替考生统一注册和填报志愿。若相关(xiāngguān)信息被(bèi)恶意修改,考生可以通过(tōngguò)“志愿填报”平台上的“申诉栏目”提出申诉,市中招办(zhòngzhāobàn)将协助考生恢复信息,同时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一(yī))军人、消防救援人员、人民警察子女 1.烈士子女,因公牺牲的军人、消防救援人员(rényuán)、民警子女,加分分值为(wèi)20分。 2.驻国家确定的三类(sānlèi)(含三类)以上艰苦边远地区和西藏自治区,解放军总部划定的二类(含二类)以上岛屿部队军人的子女;在飞行、潜艇、航天(hángtiān)、涉核等(děng)高风险、高危害岗位(gǎngwèi)工作的军人的子女,加分分值为20分。 3.作战部队、驻国家确定的(de)(de)一类(yīlèi)、二类艰苦边远(biānyuǎn)地区和解放军总部划定的三类岛屿部队军人(jūnrén)的子女,驻边远艰苦地区在职消防救援人员子女;一级至四级残疾军人、病故军人的子女,一级至四级因公(yīngōng)伤残的消防救援人员、民警的子女;平时荣获二等功或战时荣获三等功以上奖励的军人、消防救援人员的子女,一级、二级公安英模的子女,加分分值为15分。 4.前款规定范围之外的现役军人、在职消防救援人员子女考生(kǎoshēng),2021年(nián)—2025年加分分值为(wèi)5分。2026年起调整为“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不再享受照顾性加分政策。 上述加分对象以省教育厅联合相关部门下发的名单为准(wèizhǔn)。 (二)获设区市(含)以上表彰(biǎozhāng)的见义勇为先进个人或其子女考生,加分分值(fēnzhí)为10分。 (三)归侨(guīqiáo)、华侨子女(zǐnǚ)、归侨子女考生和台湾省籍考生(含台湾户籍考生),加分分值为3分。 (四)宁化县治平(zhìpíng)(zhìpíng)乡、永安市青水乡的少数民族考生〔初中阶段须在宁化县治平乡、永安市青水乡具有3年完整户籍,且在户籍所在县(市)学校具有3学年完整学籍和连续3学年实际就读经历〕加(jiā)分分值为5分。2026年起(qǐ),少数民族考生不再享受照顾性加分政策。 (五)农村户口独生女、二女结扎户子女,残疾独生子女考生加分分值(fēnzhí)为3分。2026年(nián)起,此类考生不再享受照顾性加分政策。 各类照顾加分不能累加,仅取最高的一项。享受加分照顾政策的考生,须填写《注意录取登记表》,名单和照顾项目经相关(xiāngguān)部门(单位)审核后由考生所在学校公示一周,接受师生、群众和社会监督。各县(gèxiàn)(市、区(qū))不得增加(zēngjiā)其他照顾政策和分值。 (一)根据上级有关文件和省政府专题会议要求,结合三明实际,2025年全市普通高中招生(zhāoshēng)在原有规模(guīmó)的(de)基础上继续优化招生计划安排(全市普通高中招生计划另文下发),有序扩大优质普通高中招生计划数。各县(市、区)和普通高中学校、中等职业(zhōngděngzhíyè)学校应按三明市(sānmíngshì)统一批准的招生计划、范围、标准和方式招生。全面实行公、民办学校同步(tóngbù)招生,公、民办学校招生录取统一纳入三明市高中阶段(jiēduàn)学校招生考试(kǎoshì)管理系统进行。市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考试管理系统统一录取名单是普通高中学生学籍接续的唯一依据,对未经市、县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确定(quèdìng)招收的学生,一律不得发起或审核通过学籍接续。 (二)各普通高中(pǔtōnggāozhōng)学校(含民办、学校自主招生)不得招收低于最低控制分数线下的(de)考生。2025年公办普通高中招生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划定方法:根据普通高中招生计划(jìhuà)的1:1.05比例划定,以最后一名入围考生的投档分作为全市普通高中最低录取控制线。民办普通高中学校在招生计划未满的情况下,经市中招办同意后,最多可降低50分(含)录取,补录取时间(shíjiān)在五年制高职(gāozhí)院校录取完成之后、三年制中等职业(zhōngděngzhíyè)学校录取之前(具体时间以后续发布的招生公告为准),且(qiě)仅(jǐn)补录一次。 (三)已被普通高中(gāozhōng)学校(含自主招生、中美课程班、综合高中、职普融通班及民办高中等)录取,自愿(zìyuàn)放弃(fàngqì)的考生不能再参加其他(qítā)普通高中学校录取,允许其根据个人意愿在后续发布的招生公告规定时间(shíjiān)内提出申请,经中招办同意后,可参加已填报的中职(含五年制(wǔniánzhì)高职)学校、技工学校录取。未按规定(ànguīdìng)时间到录取学校注册的学生,视为自愿放弃录取资格。学生未到校报到入学的,学校不得为其注册学籍,不得将其纳入在校生统计。 (四)各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要主动会同纪检监察机关加强对各类招生(zhāoshēng)工作的监管,增强招生工作的透明度,坚持政策公开(gōngkāi)、计划公开、录取办法公开、录取结果公开,接受社会和(hé)群众监督,及时纠正和查处(cháchǔ)违规违纪行为。 (五)各县(市、区)教育局(jiàoyùjú)要将(jiāng)本通知及时转发到辖区内各中学(初中、高中),并(bìng)做好政策的解读、解释工作,要加大宣传力度,及时公告招生信息,营造良好舆论环境。 本(běn)文件由三明市教育局中招办负责解释。
安徽池州市劳模先进事迹宣讲活动走进校园

欢迎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

暂时没有评论

暂无评论,快抢沙发吧~